
近日,未央区文化馆携手未央区开元小学共同开启的2025年“非遗少年行文化传薪火”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沉寂于书本的非遗技艺“活”了起来,引来孩子们的阵阵惊叹与欢呼。

活动特邀了剪纸、皮影戏、木版年画、香包、拓印、传统武术、木偶制作等本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他们不仅是非遗艺术的展示者,更是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的“引路人”。
在剪纸艺术家的巧手展示下,孩子们瞪大了眼睛,看着灵巧的剪刀在红纸上游走,不一会儿,一只只灵动的小兔子或美丽的团花便在手中诞生。皮影戏展演区无疑是当天最火爆的“打卡点”——幕布后,传承人一边操纵着皮影人物,一边为角色“配音”;幕布前,孩子们时而为孙悟空的机智勇敢鼓掌,时而因诙谐的剧情笑得前仰后合。表演结束后,许多孩子迫不及待地跑到幕后,亲手触摸那些色彩斑斓的皮影,探究光影背后的秘密。
另一边,木版年画和香包、拓印的展台前也围满了好奇的小脑袋。学生们轮流体验将墨汁均匀刷在古朴的木版上,再覆上宣纸,轻轻一拓,一幅寓意吉祥的图案便跃然纸上,淡淡的墨香混合着孩子们的惊呼,弥漫在空气中。
操场上,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一套虎虎生风的拳法,刚劲有力,赢得了满堂彩,几名男同学忍不住在场下跟着比画起来。木偶制作区,孩子们为一个个精雕细琢、机关巧妙的小木偶所着迷,惊叹于匠人赋予木头的生命与情感。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传播,更是一次心灵的浸润。”未央区文化馆负责人表示,“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我们就知道,文化的种子已经播下。未来,我们期望能将此类活动常态化、系列化,推动更多优质非遗代表性项目走进更多校园,探索与美术、音乐、劳技等课程更深入的结合模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持续生根、发芽、结果,为非遗艺术的活态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编辑:未央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