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未央区,活跃着一支平均年龄65岁的银龄志愿者队伍,他们用爱心织密温暖的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已然成为基层治理的有生力量。

据了解,未央区构建“区—街—社区”三级联动体系,印发《“4+N”志愿服务实施方案》,精准吸纳530余名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等“五老”人员,组建矛盾调解、青少年关爱等30支专业队伍,用三级网络激活“银发智库”。
这其中,辛家庙街道健身达人刘阿姨带领社区老人练习瑜伽、强身健体;草滩街道华山分厂社区的“退伍老兵调解室”化解邻里纠纷26起;徐家湾街道凤凰城社区通过社工专业评估,孵化“巧凤能人服务队”,为居民提供缝补、维修等便民服务300余次,让“有爱裁缝铺”成为社区温情地标。
“参与志愿服务,退休生活更有光热。”银龄志愿者杨菊花阿姨的感慨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据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张家堡街道香樟园社区“银龄先锋队”每周四在小区设点,累计代办医保、老年证等业务800余件。辛家庙街道西重所社区组建“银龄互助”志愿者团队,其中低龄健康老人占比40%,形成“老帮老”服务模式。银龄志愿者参与社区事务比例明显提升,提出的“加装休闲座椅”“优化食堂菜单”等建议均被采纳,推动社区治理决策更贴合实际需求。

据统计,未央区启动“志愿者成长计划”以来,围绕社区需求,已举办系统化、场景化培训16场,覆盖2000余人次。成功孵化培育具有较强组织协调和专业服务能力的志愿者骨干470余名,积极引入高校智库、专业社会组织等优质专业资源,打造“法律明白人”“健康守护人”等特色服务队。银龄志愿力量已覆盖全区80个社区,累计开展文艺展演、健康讲座等活动50余场,化解矛盾纠纷700余起。
如今在未央,越来越多的银发身影活跃在社区,政策宣讲台有他们的声音,垃圾分类督导有他们的坚守,护学岗前有他们的身影……这支“不退场的先锋队”,用奉献之光温暖着首善未央的每一个角落。
编辑:未央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