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不进门,应急救援“胶囊”来守护

来源:长乐未央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5-03-03 09:36 字号:

  所有居民的电动自行车,均不进入小区大门;小区内建设有应急救援“胶囊”,既方便居民生活,又提高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基层应急管理一头连着“安全指数”,一头连着“幸福指数”,西安市未央区绿地香树花城社区积极提升应急能力,筑牢安全防线。

电动车不进小区门安全隐患少了

  “你看,现在我们小区院子里宽敞多了,小孩追逐嬉戏,老人来来往往,也不担心被电动车碰上了。”2月25日,在绿地香树花城小区散步的牛先生向记者说,他家有电动车,平时接送孩子上下学。之前,由于小区楼盘建设时未规划电动车停放区域,很多居民随意把电动车停在院子里,占用小区公共路面、“飞线”充电、车辆疾驰通行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环境和居民的正常出行,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后来,许多居民把电动车停放在地下室。但是,考虑到各地频发的电动车事故,社区组织业委会、物业等各方多次商议,征得大多数居民同意后,在小区东门外、北门外规划了电动车停放处、安装了充电桩,去年12月底正式启用。此后,电动车再也没有进小区了。

  “说实话,当时商议时,我觉得电动车停放外面不方便。现在感觉挺好的,小区空间变大了,安全了。”牛先生笑道。

  居民张女士也表示,现在,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她比较放心。居民尹女士指着院子笑道,一是美观,二是安全隐患少了。

  在该小区东门外,上百辆电动车摆放得整整齐齐。工作人员表示,东门外和北门外两处提供了900多个车位供居民停放电动车。

应急救援“胶囊”生活更便利了

  把电动车“请”出小区,把应急救援“胶囊”搬进小区。

  “之前我生病了要用轮椅,社区工作人员从应急救援‘胶囊’里拿来轮椅,借我使用了一周。”今年70岁的居民李先生说,应急救援“胶囊”里有许多应急物资,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应急救援“胶囊”是一个高2.6米、长6米的横向放置玻璃钢罐体,因其外观喷涂为白色和红色两部分酷似“胶囊”,内置有应急救援设备物资,故此命名。

  “‘胶囊’平时用于宣传应急救援知识、存放救援物资。在灾害事故发生时,可以打开‘胶囊’进行救援。”工作人员苟明霞说,居民们平时还可以免费借用这些物资。

  红色应急救援仓存放有消防类、救援类、急救类、警示类和防护类用品等物资,白色便民仓主要存放平时的生活物资。

  “目前来说,在应急物资方面,居民来借轮椅的最多,其次是手电筒。”苟明霞说,在便民服务方面,他们每月给社区500户60岁以上的老人家庭提供免费上门送水服务。

提升应急能力筑牢安全防线

  规范电动车停放、建设应急救援“胶囊”只是该社区应急建设中的两项工作。在社区内,有各种应急相关器材或设施,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栏、自然灾害科普角、防汛物资存放点和微型消防站等。

  “我们社区负责绿地香树花城这一个小区,一共2976户,5000多居民。”绿地香树花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方介绍称,寒暑假期间,社区利用应急物资科普角,给孩子们上应急课;2023年,社区成功创建了省级防灾减震示范社区,并依托楼栋长工作制度和网格长建立了基层应急体系。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之初,我们确定谭家街道和未央湖街道作为试点。其中,谭家街道重点以整合现有资源,率先把综治网与应急系统相融合,打通了政府与社区的应急处置通道。前期,全省基层应急响应能力、社区类应急响应现场观摩会就在谭家街道绿地香树花城社区召开,并向全省推广。”西安市未央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强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全力打通应急管理工作“最后一厘米”。

  

编辑:未央融媒



主办:西安市未央区融媒体中心  承办:西安广播电视台
联系地址:西安市曲江池西路60号 邮箱:xatv@xiancity.cn 新闻热线:029-8535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