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龙头一开水哗啦啦的,比平时大多了。”刘阿姨开心的不得了,今年年底前,包括刘阿姨家在内的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安城遗址内13万余人终于能用上市政自来水。
这里是西安市主城区内唯一未使用市政自来水的区域
刘阿姨家住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关庙村,村子所在的这片区域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汉长安城遗址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区域内所有项目实施必须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文物保护要求高、手续办理难度大,一直以来,汉长安城遗址区内居民用水只能采用“自备井+分质供水”的供水方式,这里也是西安市主城区内唯一未使用市政自来水的区域,是西安市农村供水长期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更是遗址区内群众长期热切期盼解决的民生问题。
自2006年起,西安市水务局和未央区政府多次计划通过接入市政自来水管网解决该区域群众饮水问题,但十几年来项目始终难以实施。今年,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供水工作,下定“补短板、打硬仗、解民忧”的决心,将汉长安城遗址区供水工程列入今年“八个新突破”和市政府为民实事重点民生项目,计划采用市政直供形式经输水管道敷设与现状村内预留接水点接通,实现遗址区内33个行政村13.3万群众使用市政自来水的期盼。
他开心的说,终于不用卡着时间点洗澡了
在未央区水务局工作人员董炜的手机上有个微信工作群,群里每天都要报汉长安城遗址区供水工程的最新进展,“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们跟村民一样开心。”11月27日凌晨开始,与市政自来水总管道连通到关庙村等5个行政村的水闸陆续接通,哗哗的市政自来水流入群众家中。“真的太高兴了,终于不用卡着点洗澡了,我跑出租都是半夜回家,但没来都没办法洗个热水澡,因为原来自备井水塔供水晚上就停了,我都是中午抽时间赶回家洗个澡,现在终于想啥时候洗澡啥时候洗了。”官庙村杨师傅开心得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先后从西安市水务局和未央区水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包抓督办,分管水务副市长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分管文物保护副市长带队赴京向国家文物局专题汇报,协调推进文物手续办理工作。在西安市水务局、市文物局、西安水务集团和未央区政府的紧密配合和协同推进下,通过与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的反复沟通、多次协调,项目争取到了中省文物部门的支持,今年8月底国家文物局已正式批复同意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推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针对项目施工进度问题,西安水务集团通过优化施工措施,加强人员机械等方式,将原本5个月的施工周期压缩至3个月时间。截至目前,34.86公里自来水管网已全部铺设完成,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管道打压、冲洗、调试,5个行政村已提前完工并通水,村内48110名群众已用上市政自来水。
接下来,施工单位将加快完成管网调试和绿化恢复等收尾工作,确保年底前全面通水运行,兑现西安市政府让群众吃上“稳定水、放心水”的承诺。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杨德合肖琳文/图
编辑:未央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