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办成一件事
今年以来,西安市未央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聚焦“八个突出”、聚力 “八个全力”,以数字化赋能为抓手,积极先行先试,打造 “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服务新场景。
截至目前,全区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1.58万件,办事流程压缩72%以上,群众跑动次数减少47%、审批时限缩短38%,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01
突出机制保障,全力强化组织领导
作为“高效办成一件事”全省基层联系示范点,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为2024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的核心任务,纳入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举措”的重要内容。
领导机制方面,安排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总、常委副区长主抓落实,制定《未央区“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定期调度推动,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落实机制方面,在区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配备6个窗口、10名工作人员,在有条件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街道综合窗口,多场景落实省市区“13+10+10”重点任务清单。
02
突出先行先试,全力推进平台建设
“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本质,是通过建设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平台,充分发挥海量政务数据和“一件事”丰富应用场景的双重优势,推动业务协同和流程优化。
未央区依托省市平台,主动先行先试,围绕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的各类应用场景,建立“一企一档、一人一档”,推动实现“一数一源一标准”;打通养老、医保、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领域审批系统,推动事项标准统一、业务协同联动、服务同质高效;深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应用,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能够通过数据共享核验的事项免于提交证明材料、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在省市搭建平台过程中,通过日常办件实际场景,及时向上级反馈实践发现的系统功能性、稳定性、体验性等各类问题39条,被采纳35条,有效推动了省市级平台系统迭代升级。
03
突出数字赋能,全力普及远程踏勘
场景与技术的联动,是创新场景建设的关键。食品经营许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等需要踏勘的审批事项,但限于踏勘人员和经费短缺,需要排队等候踏勘,往往费时费力。对此,未央区坚持以行政踏勘场景为载体,结合“5G+720°” 远程拍摄、VR全景影像、无人机实拍等数字技术,搭建1个平台、设立N类标准码、实行“云(Y)” 踏勘的“1+N+Y”技术保障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出“七位一体”(勘前辅导、在线预约、精准定位、视频连线、即时录制、提交整改、生成报告)的“云上标勘”数字审批新场景,通过改进审批技术、再造审批流程,实现大幅降本增效。
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踏勘1273次,其中远程踏勘801次,线上踏勘达到63%,72个现场踏勘事项办理时限不同程度压缩了5-8个工作日,为“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按下 “快进键”。
04
突出高度集成,全力夯实改革基础
把分散的审批权限、审批人员集中起来,实现审批场景高度集成,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基础条件。未央区将分散在各部门的176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由区审批局集中实施,区级探索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中,81%的子项手续可在区审批局内部办结。
同时,建成西安市单层最大、超2万平方米的区级政务大厅,全区30家单位1094项业务进驻服务大厅,并从窗口建设、服务事项、办事制度、事项办理、政务公开、服务行为、监督评议等7个方面规范政务服务标准,实现各类审批场景在物理空间上的融通发展,为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了必要前提。
05
突出全程畅通,全力推行“双专员”模式
为更加顺畅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应用,未央区创新推出 “双专员”模式,为每项“一件事”配备1名前台服务专员和1名后台审批专员,分别负责前台的咨询、帮办、反馈,后台的跨部门、跨层级问题解决,做到“服务二对一、套餐任你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
例如,在广成公寓酒店申办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卫生许可、二次供水和门头牌匾等四个审批事项中,前台服务专员指导办事群众高效填报和提交材料,后台审批专员协调技术骨干上门初审和勘前辅导,从申报到发证只用了10天,比改革前缩减16天,受到企业好评。
06
突出精准服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探索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服务新场景,未央区建立“五上”企业包抓培育机制和“项目代办员”机制,安排377名处级以上领导包联631户在库“五上”企业、100名优秀科级干部包联100个重点项目,“一对一”主动上门对接,宣传推荐“高效办成一件事”办理事项,问需求、送政策、优服务,并在区级政务大厅组建35人的帮办代办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 “审前辅导、审中协调、审后跟踪”服务,助推全区市场主体突破22万户,总量和新增企业数量稳居西安市第2。
07
突出涉企服务,全力满足多元需求
创新行政审批场景要更加贴合需求侧牵引。未央区根据不同类型楼宇的独特业态,在不增加专门经费、场地和人员的情况下依托楼宇物业资源,“一楼一策”打造22个综合服务驿站,每个驿站可一站式提供55项基础和2-5项特色服务场景。
此前,未央区政府投资5000万元建立秦创原·西安未央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已有来自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的17家科创团队入驻。针对科创基地独特业态,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提供定制化的企业开办“一件事”及高层次人才上门服务“一件事”。近期,驿站人员主动上门,为基地内陕西科技大学赖小娟教授团队、西安工业大学郭巧琴教授团队,办理工商注册、印章刻制、税务社保公积金和银行账户开户等业务,新注册成立2家新材料企业。
08
突出基层创新,全力提升服务质效
为解决较长审批时限带给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资金压力问题,未央区紧扣企业和群众高频需求,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实际应用的具体情境,推出10项具有未央特色的企业准入准营型“一件事”(“个转企”以及开办药店、书店、便利店、电影院、 健身房、诊所、母婴用品店、娱乐场所、生活美容美发店等), 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办成一件事”示范场景。
其中,开办药店“一件事”办理材料由49份压缩至27份,平均减少审批时限23个工作日,累计节约企业成本10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已办理的99件未央特色“一件事”, 共为企业节约5000余万元。例如,在辖区“小白兔”口腔诊所开办过程中压缩24个工作日,为企业节省30多万房租、人工等直接成本。
编辑:未央融媒